孩子不自律是本能,父母让他自律是本事!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5-29】
培养孩子的自律:从讲道理开始
为什么孩子总是违反课堂纪律?
有一位家长向我抱怨她的孩子在学校总是违反课堂纪律,屡教不改。她已经尽力打骂了,但效果甚微。这并不奇怪,因为只是打骂并不能真正让孩子明白问题所在。
讲道理的重要性
我问这位家长,除了打骂,您有没有给孩子讲过道理呢?她说讲了,但只是嘱咐他上课要认真听讲,完成作业等等。我告诉她一个故事。我曾经在公园里看到一位老师带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春游,其中一个男孩非常调皮,老师蹲下来,温柔地对他说:“宝宝,公园里人特别多,你这样乱跑,老师很难找到你,你也回不了幼儿园,回不了家了。你一定要紧紧拉着沫沫的手,好吗?”这位男孩点点头,紧紧拉住了沫沫的手,始终坚持走在队伍里。
讲道理的技巧
为什么这位老师的几句话会有奇效呢?首先,她没有训斥孩子,而是蹲下来,用温柔的语气和他讲话,这样孩子才能听得进去。其次,她强调了为什么要遵守纪律,因为小朋友太多,老师顾不过来容易出危险。最后,她提出了具体的行为要求,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讲道理并不等于提要求,而是要取得对方的认同。只有当孩子认同你说的话时,他才会自觉地遵守。
讲道理的例子
比如,当孩子违反课堂纪律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为什么要守纪律。首先,违反纪律会影响到老师讲课,导致同学们学到的知识变少。其次,违反纪律会分散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最后,违反纪律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这样就无法在学校学到任何东西。通过这样的例子,孩子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守纪律,并自觉地遵守。
打感情牌
除了讲道理,我们还可以打感情牌,甚至是表扬孩子。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在家里帮助妈妈做事是多么重要,同样,在学校也要体谅老师的辛苦。我们不需要让孩子帮老师做事,只要他专心听讲,老师就会很满意。通过多次表扬和鼓励,孩子会逐渐喜欢学校,喜欢和同学、老师相处,从而培养起自律的品质。
自律从心底产生
一个孩子的自律是从他开始爱这个世界,开始喜欢自己,开始认同一件事正确的打开方式。当他有正能量的三观,懂得自尊自爱,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时,他自然而然就会自律。因此,家长应该尽量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规范孩子的行为,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让他们从心底产生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