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贵阳家教
当前城市:贵阳 [切换其它城市] 
gy.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网手机站二维码

扫一扫进入易教网手机站

易教网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易教网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贵阳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贵阳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贵阳家教网 > 家教直通车 > 家长给老师送礼现象普遍 绝大多数“动机不纯”

家长给老师送礼现象普遍 绝大多数“动机不纯”

【来源:易教网 点击数:1824 更新时间:2017-04-02 家长究竟要不要给老师送礼?这个在以前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开学、过节、甚至考试前,不少家长都会给老师表示一下“心意”。而这个“心意”从一束鲜花一点土特产,逐渐升级为提货卡、高级时装、化妆品,还有“与时俱进”微信转账的。最近,在“华宇人家”微信群里,金沙时代的婷婷贴出了自己所在一个宝宝家长群的微信截图,上面说,有的孩子还在读幼儿园,家长给老师送礼一年都要两三千!还说有的老师是“送的没感觉,不送的就必须有感觉!”没想到一顿吐槽,引起群里邻居们的热烈共鸣。有表示无奈跟风的,有发誓坚决不送的,也有表示要看情况的。看来,给不给老师送礼,还真是让不少家长困惑的难题。

  送过,只是一点心意

  金沙港湾老谢的儿子已经上初中,他自己也在小孩上幼儿园的时候给老师送过提货卡。他认为,现在送礼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现在都这样,你不送,别人送,你孩子就要吃亏些。”该给的钱得给,老师拿了,总会对小孩更照顾。但他觉得送了礼千万不能让孩子知道,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调皮起来会更加肆无忌惮。

  “我就送过家里的土鸡蛋。”金沙时代的秀英认为给老师送点土特产没什么,这只是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一点心意。秀英的小孩已经上高中。她也教小孩,小学毕业和初中毕业后,教师节都给以前的老师打个电话问候。主要是出于真心的对老师表示感谢,也教小孩学会感恩。

  不送,不能纵容这种风气


 婷婷在各种吐槽后说,“我们家条件可经不起送礼。”而且孩子知道家长送礼了,以后会有样学样。她认为,每一位老师都是应该尊敬的,尊师重教也是对的,但是有些老师以一些理由借口索要礼物就是不能惯。她说,现在很多请老师吃喝的,送购物卡的、送护肤品的、送包包的,“可能一开始是心意,久了就成了风气。”她不愿意盲目跟风。

  金沙港湾的TT说自己的孩子属于“性格非常活泼,话多,脸皮厚的那种,我都担心老师会讨厌他。”她回忆说,孩子刚进学前班时,老师给她说“是班上最恼火的娃儿。”当时很多朋友给她说,是老师在暗示。她也挣扎纠结了好几天。“最后决定不管老师说啥子,我对自己的孩子很了解。”后来,小孩的表现还是很好,很多老师也很喜欢她的小孩。“关键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她说。

  中立,好老师还是很多的

  金沙港湾的翩翩则认为,遵守师德师范的好老师还是不少,真正索要礼品的是少数。她说,现在家长和老师间也常有误会,她自己小孩之前班上的一个数学老师,就因为家长的误会,主动辞职了。

  “当时那位老师其实是好心,叫孩子在外面买厚的那种作业本。老师的意思其实是一学期的作业在一个本子上,方便以后复习。但部分家长觉得学校有作业本,还在外面买。就不高兴。”最后,因为部分家长到教委告状。老师觉得被误解,后来就辞职了。

  老师说 老师更在乎被学生记住

  看了邻居们的争论,群里的江老师坐不住了。家住金沙时代的他是一名高中老师。他说,“收钱的毕竟是少数,不能一竿子打死一大批老师。”在几天前,他刚刚拒绝了一位孩子家长给他的一份大礼。他认为社会对大部分老师还是存在误解。作为家长,自己的儿子之前在沙坪坝小学上学,就从来没有给老师送过礼,但老师都很喜欢他。儿子小学毕业后,还是经常回去看望老师,老师也很高兴。

  江老师认为,有一些特别难管的孩子,家长因为感恩,给老师送点特产之类的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是出于感恩,而不是被迫于压力。他认为,家长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情商的教育,学校老师负责智商的教育。孩子情商高了,不用送礼,老师照样很喜欢。

  作为老师,他说,“更在乎被自己的学生记住。”现在他自己很多学生都叫他“江爸比”,他说,“有女生甚至告诉我哪个男生追她,问他怎么办?我觉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就是最大的回报啦。”

  重庆晨报记者 蒋开均

  调查显示 近8成人认为给老师送礼很普遍

  不可否认,给不给老师送礼已经成为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2014年7月,重庆青年报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一个网络问卷调查。虽然已经过去近三年的时间,可1000多份调查样本所反映出的情况,对现在的家长和老师,仍有参考价值。

  送不送?

  79.53%受访者认为给老师送礼很普遍

  虽然教育部多次出台规定,对教师收礼进行规范。甚至明文规定:“各地各校不准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其他财物。”并且要求,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还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但在现实中,给老师送礼的现象似乎从未消失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0.5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家曾经给孩子的老师送过礼物,而对于家长给老师送礼这种现象,79.53%的受访者表示很普遍,身边很少有家庭没有给老师送过礼物。

  送什么?

  27.88%受访者选用购物卡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7.88%的受访者给老师送礼选的是购物卡等储值消费卡类,26.43%的受访者选用的是较为传统的烟酒类产品,9.44%的受访者选择赠送名牌化妆品或珠宝首饰等物,9.29%的受访者选择的赠送礼品是营养保健产品,iPad和iPhone等价值不菲的电子产品也是8.6%受访者所选择的礼品,甚至有8.74%的受访者选择直接送现金红包,还有9.62%的受访者的礼物是其他类型。

  为什么送?

  仅15.60%受访者送礼为单纯表达谢意

  对重庆市民的调查结果显示,34.97%的受访者给老师送礼是因为其他家长都给老师送上了各式的心意和礼品,加上不想给老师留下小气的印象对孩子产生影响,自己也只好跟风送上;32.98%的受访者送礼是希望受惠者能够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关照;16.45%的受访者甚至担心如果只有自己家没有送礼,老师会对自己记仇并对孩子不过多关注;仅有15.60%的受访者给老师送礼是想衷心表达对老师教书育人的谢意。邻近的成都,几乎同样的调查显示,33.3%的受访家长认为送礼是尊师重教,理所应当。

  送出去了吗?

  被拒绝的仅占14.41%

  据了解,在美国,按照规定,每名学生的礼物价值不得超过5美元,否则一旦被发现,老师很可能被辞退。反观国内,禁令倒是很严格,可在实际操作上,往往是流于形式。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送礼被老师拒收的,仅占14.41%;32.88%的受访者表示受赠老师对于礼品的态度是习惯性笑纳;52.71%的受访者表示老师通常在一番推让之后还是将礼品收下。

  送礼有用吗?

  超五成家长认为至少不会有坏处

  对于送礼之后的作用,52.93%的受访者坦言,根本就不知道是否起到了作用,但至少不会有坏处;仅有13.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送礼的作用能够得到一些体现;其余33.26%的受访者则表示自己赠送出的礼品根本没有体现出作用。                                                  

手机版阅读地址:https://gy.eduease.com/mob/zixun_info-id-55688.htm

微信扫一扫,用手机看该文章

微信公众号:易教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易教网公众号

最新教员

  1. 李教员 贵州民族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2. 胡教员 贵州理工学院 英语
  3. 王教员 遵义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龙教员 贵州大学 动物医学
  5. 张教员 中国农业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6. 陈教员 贵州师范大学 化学
  7. 马教员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音乐学
  8. 向教员 贵州大学 法学
  9. 李教员 尚无职称等级 数学
推荐科目: 贵阳小提琴家教 贵阳古筝家教 贵阳篮球家教 贵阳书法家教 贵阳数学家教 贵阳语文家教 贵阳英语家教 贵阳物理家教 贵阳围棋家教 贵阳化学家教 贵阳舞蹈家教 贵阳钢琴家教 贵阳美术家教 贵阳体育家教 贵阳生物家教 贵阳小学家教 贵阳初中家教 贵阳高中家教 贵阳大学生家教 贵阳家教补习 贵阳一对一辅导
相关城市: 贵阳家教 南宁家教 郑州家教 长春家教 石家庄家教 兰州家教 长沙家教 大连家教 西安家教 武汉家教 杭州家教 咸宁家教 乌海家教 阜新家教 梅州家教 威海家教 鄂州家教 本溪家教